铺好产业兴旺“幸福路”
来源:hthcom下载 发布时间:2024-05-06 23:35:19
一台台玉米秸秆收割粉碎一体机在地里往返穿梭、一把把芨芨草扎成的扫帚成堆摆放在院子里、一只只小猪仔安逸生长在干净整洁的猪舍里……一条条产业兴旺幸福路正在铺成,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绘就。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近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坚持“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转变。
9月4日,记者在青海海东总堡乡总垣村种植大户袁巧英流转的玉米田间看到,一台玉米秸秆收割粉碎一体机往返穿梭,机械所经之处,玉米秸秆被“唰唰”割倒,并通过车载粉碎设备加工成秸秆碎屑,收割、加工一气呵成,几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一亩地玉米秸秆的收割加工。
袁巧英和记者说,这台机械是隆治乡桥头村光林种植合作社的,被他们租赁来收割玉米秸秆。该机械收割快、效率高,当日收割加工玉米秸秆24亩,比人工砍收高效多了。
记者了解到,总垣村种植大户袁巧英流转了当地700亩耕地进行耕种经营,其中种植的300亩玉米正值青贮加工期。9月4日,也是袁巧英玉米秸秆青贮加工的第一天,前几天已经有客户联系过她了,所以她要加大马力抓紧收割,要不客户来了没货。
那么,这一亩地的玉米秸秆青贮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袁巧英大概估算说,像去年雨水好,玉米秸秆产量高,亩均纯收入四五百元,今年受干旱天气影响,玉米秸秆产量不如去年好,除去土地流转费和耕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今年估计每亩也就有个二三百元的净收入。
同时,位于民和县古鄯镇的青海绿宝饲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正开足马力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加工。
记者在该公司门口看到,满载玉米鲜秸秆的农用车有序等待过磅,厂区内一条自动化的秸秆揉丝设备全负荷运转,揉丝加工后的秸秆成品直接从输出口装入等待的货运车仓内。据企业负责人夏云介绍,这台揉丝机日加工量能达到50吨。
夏云和记者说,今年公司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海东市乐都区等地区的养殖合作社签订了1万吨的青贮秸秆配送订单,现在加工的这些青贮秸秆就是订单配送的。夏云说,他今年计划加工青贮玉米秸秆2万吨,其中1万吨订单配送,另外1万吨将储备到青贮池供应给其他秸秆需求客户。
同样,在巴州镇巴二村的恒兴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内,村民们一大早收割的一车车玉米秸秆堆放在场地上。“今年开始加工青贮饲料已经一个星期了,我们以每吨290元向村民收购玉米秸秆后,经过压窖、发酵、粉碎,加工成成品后,以每吨500多元出售。”该公司负责人杨钰华和记者说,今年预计产量在1万吨至1.5万吨左右。
民和是青海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县,2008年全膜玉米试种成功后,由于产量高、稳增收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推广。目前,该县全膜玉米培养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
全膜玉米的种植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也为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民和县瞅准资源优势,全力发展饲草秸秆加工产业,有效提升了秸秆加工利用率。
日前,全县饲草加工配送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纷纷行动,或加工配送,或青贮自用。据民和县农科局负责饲草转化利用的负责的人介绍,今年全县计划完成玉米秸秆加工配送和青贮总量达到12万吨以上。
初秋时节,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穿过巴州河,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硬化路,绕过联合山上三座山峰,记者跟随巴州镇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马春和的脚步来到了该村建起的芨芨草扫帚加工厂。
工厂里,6名工人正按照自己的分工忙碌着,有的在加固铁环、有的在安装扫把、有的将芨芨草弄齐整。播草机、锯木机和锁管机三台机器运转着,仓库中整齐码放着已经筛选干净的芨芨草垛。
杨家湾村位于民和县西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浅山地区农业村,这里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村民世世代代都延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收入以外出打工和家庭养殖为主。得益于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2018年全村2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要巩固好脱贫成果就需要引入“活水”,通过产业来致富。连任三届的村党支部书记马春和找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我去甘肃省参观学习时,看到他们利用芨芨草来扎扫帚,想着我们联合山上最不缺的就是芨芨草。”这就是建立扫帚加工厂的初衷。
有想法就得干。今年年初,马春和带着两名合伙人注册公司、找厂房、定设备、培训工人、收购芨芨草,一系列动作下来扫帚加工厂的样子就出来了。吸纳村里的残疾人、上了年纪的脱贫户来这里工作,这也是马春和开办这个加工厂的初衷。“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每天收入100元,扫帚加工的每个环节我都参与。”63岁的脱贫户严中华和记者说,“在这之前我一直以务工为主,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方便了许多。”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已经收购芨芨草12吨,到现在已经销售了1万把扫帚,收入达30多万元。”说起销路,马春和显得胸有成竹,目前已逐渐形成订单,下一步,将继续吸纳该村的到厂里上班,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难题,为巩固脱贫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贡献,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民和县西沟乡复兴村是个远近闻名的专业养猪村。多年来,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生猪贩运、屠宰、批发、零售、养殖,全村200户人家中有50多户养猪,其中在民和县城及农贸批发商业市场开肉铺的就有15户,基本供应该县80%的猪肉。
张长年是近几年村里的养殖户中变化最大的村民之一。5年前,他通过信贷购买了4头猪,在村里其他有养殖经验能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到今年他已经养了120多头猪了。“养猪之前,我一直在外到处打工,后来因为生病不能再出门务工,就选择了养猪。”走进张长年家的猪舍,里面明亮通气,温度适宜。猪舍分为六个栏舍,有的栏舍里是刚刚出生的小猪仔,有的是刚刚怀孕的母猪,还有的是新引进的母猪品种。
记者观察到,与以往传统猪舍不同,每个栏舍的底部是镂空的网眼板,猪粪猪尿则从网孔落至下一层。整个饲养区域干燥整洁,猪身干净,白中透粉。
张长年和记者说,他还在县城开了一家肉铺,自产自销,现在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盖起了一座两层楼的“小别墅”。
村里的党员张永诚是原来的村委会主任,他已经养猪十几年了。多年来,要是别人家的猪生病了,他都会去帮忙,并将自己的养殖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成为养殖大户也不是一件易事,记不得是哪一年了,刚开始养猪,第一批猪仔全都因为感染病毒死了。”张永诚说,后来慢慢有了经验,在养殖过程中时刻注意,只要按时做好防疫、消毒、打扫好卫生,小猪们才能健康成长。
漫步在村道上,空气清新,花香弥漫。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成旭说,接下来,他希望村里能修建一处屠宰场所,因为很多村民要定期去离县城90多公里的地方屠宰、加工,既提高了肉价成本,也给大家带来了不便。“之前村里有个别私自屠宰的现象,影响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也对养殖户带来了猪病毒传染风险,修建定点屠宰场所,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们走上生态养殖的路子。”张成旭说。
近年来,民和县各有关部门不断适应环保趋紧的新形势,按照“扩羊、增牛、稳猪、适度发展禽蛋”的思路,努力推进养殖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确保养殖业不受影响。截至目前,该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26万头,同比增加2.3%。
如今,民和县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探索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思路越来越活、办法慢慢的变多,一个个特色产品、一条条产业链,正在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也带动慢慢的变多的村民走上康庄大道。来源:海东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滁州秸秆粉碎揉丝打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