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秸秆利用“点草成金”
来源:hthcom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18 10:03:17
金秋时节,宁夏大地又迎来了丰收季。多年来,伴随着小麦、水稻、玉米的收割,留下的秸秆因焚烧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6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建议》,把秸秆资源化利用纳入5大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在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的支持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助资金逐年增加,从2016年不足3200万元,到2020年已达8090万元。
禁烧之余,我区大力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秸秆黄储窑储技术、机械化秸秆捡拾打捆(包膜)技术、生物反应堆技术等一批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示范模式。制定了青贮、氨化、酶贮等饲料调制作业规程,建设了一批饲草料加工配送中心,初步建成了“种植户+加工配送+养殖户”的饲草料加工生产供应体系。
昔日被付之一炬的秸秆,如今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方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焚烧屡禁不止的难题,也使相关主体企业得以培育、发展,农民得以增收。昔日的废料变废为宝,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百姓增收的“香饽饽”。
秋收时节,宁夏各地一派热闹景象。10月15日,在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农8队,收割后的稻田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秸秆,一台现代化大型农机穿梭其中,通过深翻还田,将秸秆利用与土地保护紧密结合。
“过去很久,农场的工人秋收之后直接就地焚烧秸秆,既容易引发火灾,又造成空气污染。‘禁烧令’之后,经过多年治理,现在没有人再焚烧秸秆,都改为秸秆还田了。”贺兰山农牧场副总经理马永红向记者介绍,通过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增肥增产作用明显。
“长自土中,还之地里。”贺兰山农牧场总经理助理夏军和记者说,从土壤中长出来的秸秆,深翻还田是其最好的“归宿”,可将秸秆自然转化成肥料,有效打破犁底层,促进作物根系发展,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充分的利用秸秆资源促进种植户增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据了解,贺兰山农牧场耕地面积5.87万亩,其中玉米3.4万亩,水稻1.7万亩,每年可产生秸秆近上万吨,目前农场已完成水稻、玉米深翻3万亩以上。
夏军和记者说,秸秆还田、深松灭茬是农垦集团的老传统,但过去深度仅20厘米左右,自2019年起集团要求深翻必须超过30厘米。“秸秆还田不达到一定深度,无法腐烂,就会影响第二年春播。”
深翻10厘米与40厘米,不只是深度的差异,背后还有一笔可观的经济账和生态账。“秸秆如果混合在12至15厘米的耕作层内,不能及时腐烂的秸秆会导致土壤松散,容重下降,结构性变差。与之相比,新设备可将秸秆打得特别细碎,同时使土地深翻近40厘米,基本在耕作层以下,可使其充分腐烂,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防止流失的目的。这个深翻标准符合国家农业标准,可以保墒保苗抗旱,每亩地还可获得政府补贴20元。”夏军向记者介绍,农场今年使用的30台套大马力深翻机,全部配备了GPS卫星监测系统,如若哪块地深翻未达到30厘米,则会立马反馈给驾驶人员。
“土地深翻后,腐熟过程中,通过温度改变可起到灭菌除虫的作用,不但可以减少施肥15%至20%,更提高了粮食产量,水稻每亩产量可达600公斤以上,产品更加绿色,实现经济、生态两笔账。”夏军指着眼前的稻田和记者说,这块地是去年新开垦的荒滩地,第一年的亩产仅有300公斤左右,“3年后这块地一定能成为高产田,产量翻一番。”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秸秆在田里是个宝,离了田也是“香饽饽”,除了还田做肥料,秸秆离田之后,效益更大。经过粉碎、去杂、精料搅拌等工序,昔日被人嫌弃的秸秆就变身为牛羊享用的“压缩饼干”。
“轰隆隆……轰隆隆……”10月14日,在石嘴山市平罗县通伏乡马场村的稻田间,一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水稻,收割机后面紧跟的打捆机将田间散落的秸秆进行打捆,并由村经济合作社拉走加工转化为饲料。
据了解,在宁夏,随着环保风、低碳风的兴起,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衔接,受到大家关注。尤其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全力发展,稻、麦及玉米秸秆更成为企业花钱收购、养殖户争相贮存的“抢手货”。
在马场村平罗县黄河金岸饲草调制配送中心,一台秸秆粉碎揉丝机将田地里收来的玉米、水稻秸秆粉碎,另一台青贮包膜一体机将粉碎的秸秆压缩包膜成一个个“方包”做成饲料。据马场村支部副书记陈生礼介绍,这个压缩“方包”每个400公斤左右,经过粉碎、去杂、打包后形成一个个“饲料包”,销往本地、固原及甘肃、内蒙古的各大养殖场,一个“饲料包”900元。
“这些是直接从地里拉来的秸秆,属于没有加工的毛草,如果用它来喂牲畜,那是吃一半糟蹋一半。”指着车间外堆放的一捆捆秸秆,陈生礼说,加工后的“饲料包”口感好,直接用水拌了料就可饲喂牲畜,没有一点儿浪费。
陈生礼和记者说,配送中心是平罗县通伏乡马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20年投资500万元建设而成的,年加工稻草及玉米秸秆达3万吨。去年仅此一项,就为马场村增加村集体经济180万元:“今年再增加村集体经济150万元没问题。”
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售卖收割后的秸秆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陈生礼和记者说,随着宁夏畜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近两年养殖户对饲草料的需求量慢慢的变大,收购价格也慢慢变得高,2019年1亩地的秸秆回收价三四十元,今年已达150元。
平罗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的王玉林向记者介绍,平罗县像这样上规模的、有秸秆回收业务的企业有3家,一年可消耗水稻秸秆近10万吨,加工成品草近7万吨。
在平罗县通伏乡通伏村宁夏稻艺编织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的一角,摆列着一个个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秸秆加工工艺品,有飞机、坦克、长廊、人偶等,这些稻草工艺品,在农业相关博览会、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上以及农家乐,都成为网红打卡的背景图。
编草帘、扎边、分割、整理……10月16日,在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的草编园区里,几台草编机正在不停地运转,十几个工人动作娴熟地忙碌着,草编机旁一个个上千吨的稻草堆如同一座座小山头。
“这些草袋都是给长庆石油、中铁十八局等单位提供的专门的储备物资,大多数都用在石油管道的日常护理、道路运输等。”指着正在加工的草袋,灵武市文武草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武如是说。
20世纪90年代,郝家桥镇就开始兴起了草编行业,后来因种种原因,该镇的草编产业一度陷入低迷。2013年,郝家桥镇把分散的草编户整合组成王家嘴村、西渠村、胡家堡村3个园区,入园草编户82户。通过产业升级,这里的一垛垛稻草摇身变为草袋、草帘子、草绳、草垫等各种产品,远销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最远可销往哈萨克斯坦,年总产值达1亿元。
孙武和记者说,他从1988年就开始搞草编,当时使用人工脚踏草编机,一天从早忙到晚也只能打30条草帘,1家人1天挣十几元钱。如今有了自动草编机,一台机子一天可打2000条草帘,他家拥有3台草编机,1天最少可打7500条草帘。
“以前我们免费帮农民收稻子。农走稻谷后,我们把留下的秸秆拉回来做草编。如今,我们免费帮农民收完稻子后,每亩地要给农民大约200元的秸秆收购费,还要根据草的质量浮动价格,最高的每亩可达260元。”孙武说,合作社每年消耗稻草、麦草、玉米、苇柴等秸秆100万吨,其中稻草70万吨左右。
刚收完家里的水稻就到合作社打工的村民王正文和记者说,他家今年种了60亩水稻,收完后秸秆全卖给了合作社,他本人又到合作社打工,专门跑运输拉运草帘子。
“我们只需拿着袋子把稻谷收回家,稻草的收集、运输都由合作社负责,不仅省心,每亩地还能净收入200元的秸秆费。”王正文说,以前的稻草一般是用来烧水做饭或者喂牲口,随着村民生活的变化,如何来解决稻草成了农村的一大难题。“现在好了,废弃的稻草变成了钱,我在合作社跑运输,一年又能多挣10万元。”
目前,在吴家铺、王家嘴村、西渠村三大草编园区的带动下,郝家桥镇草编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三大园区一年能消耗灵武市80%左右的水稻秸秆。
灵武市三园草制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杨学云和记者说,如今在郝家桥镇废弃的秸秆已成了“香饽饽”。目前他们正在谋划向精细化加工,成立了孵化实训基地,通过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制、工艺提升延伸草编产业链,从“粗笨丑”向“精巧美”转变,以此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10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青铜峡市的宁夏瑞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粗细不一的树枝、葡萄藤条、秸秆被装进劈木机,再经过切片、粉碎、挤压、烘干、冷却、质检、包装等多项工艺,在输送带上缓缓移动,最终变成一根根烟头状的木质颗粒。
“这种颗粒叫生物质燃料颗粒,可部分替代矿物能源用于居民的做饭取暖,或者煤矿、电厂的锅炉燃烧,排放的烟灰和二氧化硫远低于煤炭,使用起来更便捷、清洁高效,是国家倡导的高品质可再生燃料。”该公司CEO李奕介绍,秸秆压块燃料又叫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后的余灰可回收做钾肥,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的良性循环,“目前,这种燃料大多数都用在农户冬季取暖。它的取暖效果绝不亚于燃煤,其原料主要是秸秆、树枝、葡萄藤等农业废弃物,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另外,秸秆压块与燃煤相比,零售价格每吨1000元至1200元,比煤价低300元至500元,是今后农村取暖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宁夏瑞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关注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物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等领域,在“小秸秆”上做文章。通过考察市场、改进技术,多方请教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高效、循环、绿色的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瑞威尔模式”,实现了“点草成金”。
“秸秆浑身都是宝。”在李奕的眼中,秸秆除了用作燃料,公司还将收来的瓜果菜秧投入沼气池,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可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用气,还可通过生物质发电站进行发电。沼渣和沼液则经过充分腐熟、杀灭细菌、去除有害成分,进入有机肥工厂进行配比加工,成为高效有机肥料。
据了解,目前我区粮食播种面积1020.6万亩,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361.48万吨。资源化利用总量可达320.2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秸秆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吸引更多企业、农户参与谋划秸秆利用转化模式、挖掘秸秆使用价值的重要前提,是巩固和完善农业污染防治成果的关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我区秸秆回收利用还在摸索中,下一步将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更有效的利用转化技术,为我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记者 张 瑛 张 唯 文/图)
在青铜峡市小坝镇林皋村的玉米地里,打捆后的秸秆将被送到加工公司转化为饲料。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