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最近,各地的麦收工作陆续展开,伴随着丰收的喜悦,一年一度的秸秆禁烧攻坚战也在悄悄打响。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农民回收秸秆,那么成效如何呢?最近,有记者在成都发现,当地不仅没有焚烧秸秆的情况出现,反而秸秆成了“抢手货”。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和您聊一聊如何从秸秆回收中找到致富门路。

  张子雨:每年到了麦收的时候,有不少人就犯愁:秸秆咋办。传统上焚烧秸秆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办法,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的提升,大家也都明白,这样的做法既污染自然环境又不利于农业发展,很多地方还专门出台了规范,防范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出现。

  那秸秆不烧,也不能堆在那里。该咋办呢?最近在成都,有农民朋友们发现,这秸秆还能卖,专门有人走街串巷地收购秸秆,一下子,秸秆成了抢手货,甚至有人说,勤快点的人光在秸秆上,一个月就能挣1万块钱。

  那卖掉的秸秆又去了哪呢?这些秸秆被专门送到了生物技术公司,而公司则会把秸秆用机器打碎,经过加工之后,就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这样一来,小麦、水稻等作物收下来之后,不仅不用发愁秸秆的去处,还能多一笔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实秸秆的综合利用,远不止加工有机肥这一项。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发现,这秸秆综合利用的办法,至少有10种以上,可以做混凝土,还能做再生板材,可以加工成高效生物饲料,还能够给专门的汽化炉当固体燃料,如果利用充分,其实秸秆一点都剩不下。

  秸秆这么好,为啥之前没人要呢?其实,这还是市场机制的原因。在一些年前,人们虽然知道能把秸秆变废为宝,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成本过高了。比如沼气池,建设起来就得一笔开销,而且后期维护还得自己动手,所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也可以理解。

  随着技术的提升,供给端和需求端都会被充分激活。高科技手段让秸秆成了用处众多的新原料,这些新的技术一旦被市场接受,需求就会快速提升,而需求也会和供给相互促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技术,利用秸秆做出的新产品也会不断出现,秸秆回收也就成了月入上万的好生意。

  换个角度来说,前些年秸秆焚烧的问题,各地一直在加强管理,但是效果却并不好,这并不是管理措施有问题,而是缺少产业引导,在秸秆的事情上,有了新产业,不用专门地严防死守,秸秆就能找到好去处,大家都能得到实惠。

  所以,进一步讲,秸秆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农业管理思路的问题。很多农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所谓垃圾,其实都有更好的利用方式,相关的管理,最好还是找到疏导的渠道,这样一来,大家有改进的动力,就能形成良性循环,用市场的力量,用产业的力量,带领大家寻找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建议,把“秸秆”作为乡村振兴“杠杆”,打造循环农业“双创”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引起的资源浪费与大气污染,让天更蓝水更清。

  寒冬时节,一场冬雪为黄土高原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路两旁的田地里,随处可见一个个白色的“大雪球”,格外引人注意。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最近,各地的麦收工作陆续展开,伴随着丰收的喜悦,一年一度的秸秆禁烧攻坚战也在悄悄打响。